Monday 25 July 2016

惡根:《壞種》(The Bad Seed)


書的封面大大的寫着Stephen KING,讓你以為那又是多產恐怖大王的著作,其實不是,那是上世紀精神學小說作家William March的遺作,他寫完《壞種》(The Bad Seed)不久後便去世了,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搬上了舞台,繼而大銀幕,成為了傳世的經典。

我第一次聽見這部作品是在看電視劇的時候,主角們討論這本書,她們說了甚麼我已忘了,只聽到一句「她為了一個胸章便動了殺機。」,然後我又聽到「小女孩殺了他。」我第一個反應是「我要看這書」,對我來說,這種題材比起Stephen King的《魔女嘉莉》(Carrie)更能叫我提起興趣。記得讀大學時,我的室友超喜歡翁靜晶的電台節目《危險人物》,她的電腦裏有一套齊全的錄音,還給我拷貝了一套。我挑了一些錄音來聽,全部都是兒童/少年殺人犯,包括英國的Robert Thompson和Jon Venables當年犯案時只是十歲、同樣來自英國的Mary Belle第一次殺人時十歲,直到十一歲犯了第二起謀殺案時才被逮捕。很多時候我們會很驚訝天真的小孩竟然會做出如此邪惡的罪行,但同時亦有人提出「為甚麼不呢?」,正因為小孩年紀小,思想幼稚,無法分辨是非黑白,其實小孩才是最容易犯罪,他們不需要誘惑人的動機,他們分不清甚麼是大是大非。

《壞種》(The Bad Seed)這書是從一位年輕母親的角度出發,故事發生在五十年代,年輕溫柔的Christina有一位美麗的八歲女兒Rhoda,由於丈夫在外工作,她長期與女兒獨處。Rhoda是個很討大人喜愛的小女孩,可愛有禮,做事認真,表現乖巧,可是Christina也發現到同齡的小孩子並不喜歡與Rhoda為友,而女兒也似乎毫不在乎。他們一家人搬到新的住處才一年,在女兒小學的結業禮上,Rhoda並沒有如願獲頒書法胸章,令她為此煩躁不安。Christina對女兒的固執不以為然,直到是夏季野餐會上,獲獎的小男孩意外溺斃,以及一連串不幸的命案,Christina發現有關Rhoda的流傳四起,她逐步發現這個八歲的女孩並沒有外表般的天真無邪。她應該如何看待這位邪惡的、惡根深種的女兒?

書中經常圍繞一個問題去探討:罪惡是天生的,還是受環境影響?大部份的殺人犯都是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下長大,可能自少受暴力的父母所感染,或者待遇很差,但在故事中的Rohda成長於一個富裕的家庭,擁有愛她的父母,只是似乎她自己卻缺乏了愛人的能力,是個完全自私的人,在她的世界中,她不會想「我想要這」,而是認為「這是我的」,為了能到她想要的東西,她可以毫無道德觀念。在書中的導讀亦有提及到,在其他的魔童形象文學、電影當,許多孩子都有各自的理由為他們私邪惡開脫,例如在《孤疑》(Orphan)當中的小女孩有着精神病、《凶兆》(The Omen)中的男孩被設定為魔鬼的化身、或者是《天魔約書亞》(Joshua)裏頭的男孩是因為妹妹的出世令他感到受冷落。而在書中的Rhoda卻沒有這些額外的附加理由,讓她在道理上全身而退,或者至少分擔一些,她是個天生缺乏同理心的女孩,Christina一直深信邪惡就是她的種,她把壞種放進女兒的基因當中。

然而在1956年的電影中,迫於各電影審查單位與影評人的壓力,不得不為電影打造出跟原著截然不同的收尾,雖然感覺有很不是味兒,而且五十年代的演戲風格和慢節奏叫人昏昏欲睡,不過在片尾部份飾演Christina和Rhoda的演員十分惹笑的可愛演出,叫人會心微笑。倘若原著在現今社會被拍成電影,定會被加入很多血腥的、暴力畫面以滿足觀眾視覺上的需要,反而少了舊式黑白片的不寒而慄。





孩童犯謀殺罪相當常見,有些甚至還很聰明。
著名的殺人犯通常起步很早,從小就展露出才華。跟傑出的詩人、音樂家和數學家一樣。

——《壞種》(The Bad Seed)







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